欢迎登录大教育网!

登录 | 注册

睿师育人--小学语文名师新课堂教学(走进天津)

活动时间:2017-03-11至2020-08-19

活动地点:天津中国大戏院

已报名人数:0

报名截止时间:2017-03-10

活动介绍

睿师育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名师新课堂教学(走进天津)

2017-03-14      17:03      稿源: 睿师育人    编辑:中国大教育

       3月11日至12日期间,由北京睿师育人教育科技研究院、北京二十一世纪创客教育科技中心、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培训部共同举办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名师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天津中国大戏院隆重举行。

       天津,简称津,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历经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天津位于华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汇流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天津滨海新区被誉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天津是夏季达沃斯论坛常驻举办城市。

       教育部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中小学教师面向学生的核心素养来转变教育理念、创新课堂形式、开发优质资源、激发学生潜能,推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新课堂落地生根。故我单位特邀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学校积极组织教研人员、一线教师参加此次观摩活动。

       本次活动权威专家理论与名师示范课观摩相结合,注重实操和课堂应用,促进学校改变课堂教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中国教育梦。活动主要形式:1、主题研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权威专家进行专题研讨、指导教学和实践应用;2、内容丰富:活动从多个板块同时进行,从不同角度了解课堂最新教学方法;3、深度解析:解析名师课程设计,践行新课堂教学模式,促核心素养落户课堂教学。

       全国小学名师、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王文湛、甘泉、李明新、来凤华、李虹霞齐聚一堂,进行核心素养报告和优质示范课展示和评课。

       3月11日上午09:00-10:30,周益民老师进行示范课:《夸父追日》,报告:回到话语之乡。

       周益民: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任教于南京市琅琊路小学,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0年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著有《故事、儿童和作家的秘密》《童年爱上一本书》《做个书生教师》《回到话语之乡》《儿童的阅读与为了儿童的阅读》等。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通讯 ·小学版》封面人物,2002年起致力于“诗化语文”的行动研究,得到教育界、儿童文学界有关人士的高度关注。

       周益民老师在课堂上说:“说起对于“诗化语文”的探求,其实更多地缘于一种教学直觉,这可能跟个体的气质、文化结构、生活空间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从小喜好儿童文学,程玮、黄蓓佳这些闪光的名字至今仍在心头闪耀。她们文字中流淌着的现今新生代作家中很难觅寻的纯真与透明让人不能忘怀。用今天的眼光看,她们的作品充盈着诗性魅力和童年生态。应该说,正是这种感念与怀想建构了我心中源初的语文的意义。时光愈是久远,阅历愈是叠加,我的这种想望便愈为执着。我以为,向往美好,渴盼温情,恋慕感动,应该是人性恒远的追求,也应该是语文的应有之义吧。”周益民老师还提出了他的教育观点:“回到话语之乡”,并说:“我们需要让孩子了解我们古老的文化,了解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这些年当中我一直尝试着把我们民间古老的文化传递给我们的孩子,用课堂教学的方式和孩子们课外阅读的方式相结合。学习语言不仅是学习书上的一种符号,语言背后是这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他学习的不是几个作为抽象符号的汉字,而是一种作为文化的汉语。于是我就开始思考,在我们教学当中我们给了孩子哪些文化的熏陶?现在大家都在讲传统文化,就开始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很多人有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而我找到的路径是民间文学,民间文化。”

       3月11日上午10:40-12:00,王文湛老师权威解读: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综合素质三个概念的提出•内涵•关系和贯彻落实。

       王文湛:资深教育家、学界泰斗、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国家副总督学、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秘书长。

       王文湛老师说:“基础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又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语文又是小学教育的基础,语文是我们的第一大课。语文是母语是工具,是一切的基础。第一可以培养学习运用组合文字的能力,第二进行思想教育,语文思想教育的作用不亚于政治课。第三语文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的知识的能力、语文的表达能力、综合能力。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是天,语文是地。”

       下午13:30-16:30,李明新老师点评甘泉老师的公开课:《古诗词三首》并进行报告:实与活—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

       李明新:北京小学校长,北京小学教育集团主任,首批中小学语文学科教授,语文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师大、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卓越小学教师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课程教材审查委员会语文专家,教育部名校长领航工程导师,北京市语文名师班导师。兼任北京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兼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等。

       李明新老师说:“教师要从‘技术型’教师转变为‘人格型‘’教师。技术型的老师把专业发展的最终层位定位于教授书本知识和教学方法研究。李明新校长语重心长地说:“技术很重要,但是当老师只重视技术,而没从根本上看到“教师的人格”才是人的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那么教师的专业成长就很难达到真正的高度。”李明新老师提出:“教育要互相尊重”,并说:“今天在这个社会当中也出现了许多大家关注的问题,比如说老师对学生尊重的问题,我们今天处于一个民主的时代,处于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学生虽然是儿童,但是他也是一个人,他的发展需要我们的尊重,所以老师和儿童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也要尊重学生。”

       3月12日上午09:00-12:00,来凤华老师进行示范课:《草原》 、《翠鸟》,说课:散文教学的思路和策略、古诗教学的思路和策略。

       来凤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心远程研修语文课程专家团队成员,山东省教育厅聘任的课程培训专家,全国第五届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目前是北京市十一学校语文课程首席教师。先后在《语文教学之友》《语文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教学专著《教出语文的个性》将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来凤华老师在课堂上说:“勾起孩子的生活体验特别重要,我们要怎么样来理解一个文字,文字是个生活的表征,我们要学会还原,要让孩子用生活这盆水把这些抽象的文字给化开,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来凤华老师还指出他的最新教育观点:“教低年级的孩子一定不要拿现成的结论教给孩子”。华应龙老师则说:“要基于孩子的现实认知状态和生活经验,用孩子的认知水平慢慢剖开这首诗,我们一定要找到孩子的认知起点在哪里,发现他们真的困惑在哪里,这是真问题。”,华应龙老师还说:“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当中,不是讲解不是给予,我们给他的不是一个科学的规范的一个结论,而是一个他的认知水平接近的大致的相当的一个答案,这才是孩子认知水平。”

       下午13:30-16:00,李虹霞老师进行示范课:《读读笔下的秋》,说课:单元整合教学的思路和策略。

       李虹霞: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现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统合教学法”和“幸福教室”创建者,所带一年级班级荣获北京市优秀班集体。个人专著《创造一间幸福教室》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荣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优秀畅销书。《中国青年报》冰点人物进行报道,《人民教育》、等多家媒体先后对“统合教学法”和“幸福教室”进行了报道推介。

       李虹霞老师在课堂上说:“‘综合教学’让学科不再绝缘:追求整合的理解,沿着“国家课程师本化”和“师本课程生本化”的路径,突破“一本教材”,从“横向,纵向和时空”三个维度进行“统合”,建立起多元,多面,多维,立体化的语文教学时空坐标,改变课堂结构,重塑教学进程,让学生得到全方位和整体,创造性地学习。”李虹霞老师还指出了她的最新教育观点:“一个老师要教什么,他一定是依据学生得学,学生他的起点在哪里,学生他需要什么,我们就去教什么。”,李虹霞老师则说:“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他的重点就应该指向学生学习的改善。学生要在我们的课堂上学会如何脱离了我们自己去学习。”,李虹霞老师还说:“我就是意图让这些孩子知道,有些事情他只要学会方法,慢慢的带着这些方法去学习,用这些策略对待后面没有学过的课文,他完全就可以自己来做到了。因此我们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际上是我们老师往往是降低的,孩子的自学能力其实远远要超越我们,超越我们的期待。”

       知识就是力量,教育必定要传授知识,但有一个东西更伟大,更居主导地位,人们把它叫作智慧。知识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但智慧未必能轻而易举地获取。希望老师们经过这次活动可以更上一层楼,将我们的精神发扬光大!

分享到: